我们的每侧大脑半球深部各有一个卵圆形的灰质复合体,大小约3cm×1.5cm,基本类似于一个小的红枣大小。
实际中的丘脑并非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是由无数神经元核团聚集而成。

丘脑的MRI表现
不可否认,几乎所有临床医生对丘脑的最初认识都是从CT或MRI上开始的。在我们最常见的头MRI中,丘脑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在上图这个常见的MRI的层面,丘脑就位于中线两侧,上图中中间的红色的部分就是丘脑。
丘脑的血供

丘脑主要的血供有4个
- 丘脑结节动脉:又称极动脉,起自后交通动脉。其实极动脉更为形象,从上图看,这根动脉供应丘脑的大概北极的部位。
- 丘脑旁正中动脉:又称丘脑穿通动脉,起自大脑后动脉P1段。很多书上习惯用丘脑穿通动脉,我更喜欢旁正中动脉。很简单,这根动脉供应丘脑靠近中线的旁边。
- 丘脑下外侧动脉:又称丘脑膝状体动脉,起自大脑后动脉P2段。朋友们,抛弃这个难以记忆的丘脑膝状体动脉的称呼,丘脑下外侧动脉当然是供应丘脑的下外侧部分了。
- 脉络膜后动脉:起自大脑后动脉P2段。貌似最后丘脑大概南极位置的血供就只剩下脉络膜后动脉来供应了吧。


上图中这4根动脉的供血范围如下

下面是一个平面的模式图。

一个立体的模式图,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来理解一下这四根动脉的起源、走形和分布。





丘脑对多项脑功能至关重要,起着加工和配送中心的作用,中继和调节来源于外界和内部环境至大脑皮质的信息,反之亦然。丘脑参与包括意识、睡眠、记忆、感觉、运动等功能活动。

丘脑呈一个大的卵圆形灰质团块,长约4cm , 参与构成第三脑室背侧部的界缘。

狭窄的丘脑前极向中线靠拢,形成室间孔的后缘。丘脑后端膨大,称为丘脑枕,向后延伸超过第三脑室并接近于上丘的上方。

上丘臂(四叠体上臂)分隔了上方的丘脑枕与下方的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是一小椭圆形隆起,位于内侧膝状体的外侧。

丘脑位于岛叶后半部、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下部的深处,以及颞叶上回周围结构的深部。丘脑前部结节是丘脑前核的突出部,构成了室间孔的后缘。丘脑向后到达后联合水平,向下到达下丘脑沟。它的上缘构成侧脑室的底部。

终纹和丘脑纹状体静脉沿着丘脑和尾状核的交界处的纹状丘脑沟走行。脉络丛附着于丘脑和穹隆之间的脉络裂。每一侧的侧脑室都包裹着丘脑的上、下和后表面。丘脑后方的突出部,被称为丘脑枕核,它参与构成了3个幕上结构的壁。

- 丘脑枕核的后外侧构成了侧脑室房部(三角部)的前壁外侧;
- 丘脑枕核的后内侧被穹隆脚所覆盖,位于穹隆内侧的部分构成了四叠体池的前壁;
- 在膝状体区域的丘脑枕核的下外侧部构成环池的顶壁。
- 丘脑的内侧部分形成第三脑室侧壁的上部。
发表回复